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,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凝聚着民族的智慧,指引着未来的方向。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,我们需牢牢把握守护、传承与创新的要义,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守护文化遗产,就是守护民族的根脉。从古老的敦煌莫高窟到宏伟的万里长城,从精美的青铜器到古朴的传统村落,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沧桑变迁。它们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瑰宝,更是精神层面的寄托。然而,随着岁月的侵蚀和时代的发展,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坏、消失的风险。因此,我们要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,投入更多资源进行修缮、维护和研究。同时,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,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,确保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能够完整地传承下去。
传承文化精髓,是延续民族精神的火种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、道德准则和人文精神,如儒家的“仁爱”“礼义”,道家的“道法自然”,墨家的“兼爱”“非攻”等。这些思想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,是我们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。传承文化精髓,需要我们将其融入教育体系,从基础教育抓起,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。通过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,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。此外,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平台,广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,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如诗词大会、戏曲表演等,让更多人了解、喜爱并主动传承传统文化。
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,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。在当今时代,科技飞速发展,社会日新月异,文化创新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,结合时代条件,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比如,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技术,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;一些文艺作品以现代视角重新演绎经典故事,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。同时,文化创新还要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,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,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内涵。
守护是基础,传承是关键,创新是目的,三者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,肩负起守护、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使命,共同谱写文化强国的新篇章,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。(作者: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女织寨镇人民政府 郑雅桐)